4年建成60个“智慧旅游”项目
《纲要》计划利用4年时间,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、旅游业态智慧旅游服务体系、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3个“智慧旅游”体系;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系统、电子商务系统、便民服务系统、电子政务系统和旅游应急指挥系统等9个“智慧旅游”系统;完成虚拟景区旅游平台、景区自助导游平台、城市自助导览平台等60个“智慧旅游”建设项目,将制定和出台四个智慧旅游业态建设的评定办法和奖励、补贴、扶持等政策。
此外,“智慧景区”、“智慧饭店”、“智慧旅行社”和“智慧旅游乡村”四个建设规范与《纲要》一同发布,均设计了详细的评分细则,各1000分,从多角度、多方面对各业态的智慧旅游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内容指导和量化规范。
“随着旅游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,即使出门在外很多游客还是会依靠平板电脑、手机等终端设备来获取旅游资讯。”北京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智慧旅游”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,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,提供信息化服务。
景区内实时游客数量可查
走进“智慧景区”,点击带有触摸显示屏的“自助导游系统”,游客就能了解景区地图,景点历史文化,甚至还能了解到景区内实时游客数量。
同时,景区管理者通过物联网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编织的一张“智能网络”,就能将景区内地理地貌、旅游者是否安全、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情况即时了解。
“这也就意味着,游客仅凭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,完全可以自主便捷选择景区合适的线路进行游览。”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“对于跟团旅游的游客来说,通过智慧景区系统进行对比,他们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景区内的游览安排是否合理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“智慧景区”建设意在真正让游客做主。
“智慧旅游乡村网站”可订民俗户
入住“智慧酒店”,客房一角的“智能自助终端”不仅能方便地调节灯光、窗帘、室温和电视,还能让游客快速了解、查询、预订所需要的旅游服务。酒店内的导览、导游平台,还能让游客对北京自助导览,对将要去的景区提前了解。
据介绍,参与“智慧饭店”建设的住宿业单位,将通过客房自助信息及电子商务终端、智能客房控制系统、中央预订系统等系统平台,对宾客偏好、工作人员行迹、饭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、透彻、及时的感知,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。
同时,北京的“智慧旅游乡村网站”也将上线,在这个网站上,游客可以查询、预订民俗旅游村、民俗旅游接待户、采摘园、农产品等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,可以观看实时乡村视频美景和360度全景、视频宣传片,可以通过电子导航位置信息服务了解目的地的路线、车流情况和人流情况。
游客在民俗旅游乡村、民俗旅游接待户游玩时,电子导航位置信息服务还会告知游客周边哪里有旅游美景,哪里有采摘娱乐活动,同时可通过手机身份认证或电子票确定自己预订的房间。当游客从民俗旅游乡村、民俗旅游接待户返回时,可以通过银行卡刷卡或手机支付的方式,支付农家院的餐饮住宿费。